影戲呈現的是平面的效果,看上去有如電影螢幕一般。由於具有虛幻、迷離等特點,它比其他戲劇更容易產生特技效果,有如欣賞一部卡通影片,畫面相當有趣,引人好奇。
傳統演出的戲齣大致可分為「文戲」及「武戲」兩大類。文戲著重劇情、唱腔及細膩的動作,內容較為冗長;武戲則展現武打熱鬧的場面,情節較為緊湊,也比較能表現影戲絢麗、多變的特點。現代社會生活步調快速,一般觀眾較不具耐性,因而頗能接受武戲,文戲已幾乎不演。傳統文戲著名的有《高良德》、《師馬都》、《蘇雲》、《蔡伯皆》及《白鶯歌》、《孟日紅割股》等,演出時主要在欣賞曲折的劇情、聆聽動人的唱曲和音樂,以年長者居多。武戲戲齣較多,主要是從演義小說中選取章回作為劇本,題材也較豐富,如《封神演義》、《西遊記》、《三國演義》、《六國春秋》等,常演神怪、變化、戰鬥、放法寶諸多光怪陸離的情節,熱鬧而有趣。
皮影戲在以前所以能夠迅速傳播以及興盛的原因,是由於它的演出形式簡單、表演輕巧方便的緣故。所謂「一口訴說千古事,雙手對舞百萬兵」,可見它簡易輕便的特質,一個藝人往往可以同時操縱十數個戲偶,構成千軍萬馬的景象。皮影戲的舞台,最早只需一張桌子、一面白紙就夠了,然後在後邊點上兩根蠟燭,再將影偶投影在紙幕上表演即可。早期的台灣農村是以牛車來當作舞台的,後來,經濟條件有了顯著的改善,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,影戲舞台也有所變革。
現今由於影偶普遍加大,舞台也跟著變大,影窗則為五尺高七尺寬。舞台內,影窗下邊緊臨著燈泡,其中有幾個為紅、藍、綠等不同顏色,做為演出時的特殊效果之用。燈泡下為一塊長條木板,供放置演出劇本和準備出場的影偶,其下約兩公尺見方的空間覆蓋一塊草蓆,做為操演者的演出活動空間。以草蓆為範圍大小的左、右、後三面周圍,以繩索圍成上下兩層,並在繩上掛滿各式各樣的影偶,依照角色的類別加以區分,影偶所掛的位置也不同。繩筐後方則為樂師演奏樂器的地方,左後方為鑼鈸,右後方為鼓板,胡琴則掛在中間。
操演皮偶及唱曲道白的地方成為「前場」,樂師演奏樂器及幫腔的地方則稱為「後場」。主演者在舞台上一邊操縱影偶,一邊唱曲及道白;助演者在兩旁配合著劇情變換道具、佈景及燈光,並幫忙主演者操作配角的動作;後場中各種樂器順著劇情推演時或齊鳴、時或間奏,偶而吆喝幾聲來幫腔助陣。整個舞台,隨著故事情節的推移,表演者、樂器與影偶之間已經融為一體,融合為一個關係緊密、無法分割的整體。